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种植栽培 > 榔榆树桩盆景制作技术

榔榆树桩盆景制作技术

发布日期:2020-05-31 23:53:09 来源: 编辑: 阅读: 0

花百科网分享阅读:

    榔榆树干笔直,树冠圆整、丰满,叶片小于普通白榆,但非常稠密,做景观树、行道树效果都非常好。只是过去人们对其认知程度不够,只把其当作盆景材料,没有关注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。目前,榔榆,特别是可用作行道树的榔榆存圃量还不多,市场潜力巨大,我认为有实力的从业者可以适当发展。榔榆和其他一些榆树品种相比,更细腻,可塑性更强,他很看好这个树种的发展前景。

    榔榆产于我国中部及南部各省区,为亚热带适生树种。榔榆盆景叶小色翠,飘逸豪放,生机盎然,层次清晰,疏密有致,盘根错节,悬根露爪等风格深受广大盆景爱好者喜爱,榔榆本身是很普通的树种,经过盆景艺术家们精心造型后展示出榔榆盆景苍劲古朴,虬曲奇特,老态龙钟独特气质。那么盆景怎么制作呢,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榔榆盆景的制作方法。

榔榆树桩盆景制作技术

    1、选桩

    选桩要严格,桩坯必须新鲜,枯朽,无根须的不要,尽量选精,不追求多,保证所选桩坯都能成活。

    2、选盆

    榔榆树形古朴,生命力强,宜用紫砂陶盆或釉陶盆栽种,也可用瓷盆栽种。盆形根据树形而定,直干式用浅圆盆、长方形盆或椭圆形盆;斜干式、曲干式、卧干式、丛林式宜用长方形或椭圆形盆:临水式、悬崖式宜用有一定高度的方形或圆形盆,色彩以素雅为好。

    3、栽种

    春季2—3月萌芽前或秋季上盆栽植,裁前要对根系和枝叶进行修剪,剪口受伤处用白乳胶、磺胺软膏涂抹,然后撤些干细土。栽种时,施适量家禽粪或泥日巴作基肥,用稍湿的土壤栽种。栽后置无直射阳光处(应有充足的散射光)。不要浇水,但每天应往树身喷2~3次清水,喷湿即可,2~3天后浇一次透水。以后保持盆土湿润,半个月后逐渐移置半阴半阳处。

    4、造型

    榔榆加工造型可采取修剪与攀扎相结合进行,攀扎可用棕丝或金属丝,由于榔榆枝条生长较快,攀扎成型后,应及时拆除,以免陷丝,影响美观。在生长期间,新抽生枝条,可剪去其新梢,以促生分枝,并将枝条扭曲造型。榔榆可塑性很强,可加工成多种形式。常见的有直干式、斜于式、卧干式、悬崖式及附石式等。枝叶可剪扎成片,也可修剪成自然树冠。特另V是附石式榔榆盆景,造型上允许有一定的夸张,可将树木凌驾于山石之上,以树为主,以石为次,不受“丈山尺树”的限制。

    榔榆造型时,截干蓄技与修剪蟠扎结合并用,榔榆的枝条比较柔软,可用金属丝或棕丝进行蟠扎;枝叶可剪扎成云片或云朵状,也可修剪成自然树冠。由于榔榆枝生长较快,故攀扎材料宜及时拆除,以免造成“陷丝”,影响美观。对于山野采掘的老树桩,可对过粗主干进行刻削加工,以减少体量,与侧枝相称,同时还能增加古趣。榔榆的整姿一般在春季萌芽前或梅雨季节进行为好。

    5、树形

    榔榆的可塑性很强,适于加工成很多种树形。常见的有直干式、斜干式、卧干式、悬崖式、附石式、合栽式等。枝叶既可扎片,也可修剪成自然形树冠。特别是塑造附石式榔榆盆景,在立意时可截取自然界的一角,允许有一定的夸张,为了渲染某一部分的魅力,可将树木凌驾于山石之上,以树为主,以石为次,而不受“丈山尺树”的限制。我国盆景中的岭南派、苏派和扬派,常以榔榆为主要树种。

    笔者认为榔榆之所以深受人们的青睐,相对地说:一则取材容易,二则生长快速,三则管理粗放,四则有无叶片皆可观赏,五则耗资不多。但能否制作与养护好,笔者认为应该注意解决好以下6个问题:

    1、解决好“跑浆”问题

    雀梅怕“缩枝”,榔榆怕“跑浆”。因此,大凡培育有榔榆的同行,都会慎之又慎地处理好挖、锯、凿的伤口及截面的“遇水跑浆”问题。“跑浆”的解决办法,一般采取风干法、抹草木灰法、涂泥浆法、涂乳胶法、热滴蜂蜡法、涂抹红霉素软膏法等,并注意在栽植时不要马上浇“定根水”,待2-3天再浇水。只要能杜绝“跑浆”,对榔榆成活没威胁,就能事半功倍。

    2、解决好“枝干不到位”问题

    “榔榆品位属上乘,枝干不佳碍观赏。”这个问题虽非致命,但有些煞风景,影响观赏,美中不足。为此,笔者也曾多次仿效择位“锤击促生法”,但都难以凑效,只好把附近的枝干吊拉,拿弯弥补遗缺部位。其实,枝干不到位不仅仅是榔榆盆景的问题,也是所有树桩盆景的通病。

    3、解决好“脱衣换锦”问题

    榔榆盆景的最佳观赏期,应该在失。为此,笔者曾数次在参展或喜庆佳日前约2个月,对榔榆进行重修剪,摘除全部叶片,促其再度呈现最佳观赏期。摘除叶片的方法有三:一是用花剪逐叶剪除;二是把植株摆放厅堂一隅,造成叶片自然脱落;三是“扣水”5~7天,造成短期中断供水,逼使叶片脱落。第一种办法虽费时、费工、费精力,但安全可靠,第二、第三种办法皆属强迫自行落叶,但一定要掌握好“火候”,否则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。

    4、解决好水肥管理问题

    浇水要见干见湿,干透浇透。浇水过多,根部太湿,影晌根系呼吸,导致植株烂根死亡。浇水过少,盆土涸干,植株停滞生长。长期断水,植株干枯。少向叶面喷水,防止叶片偏大,新枝徒长,影响观赏。酷暑要向地面洒水,增加空气湿度,

    以利植株生长。平时浇水要“六看”:看土浇水,不干不浇,浇则浇透;看树浇水,树大多浇,树小少浇;看盆浇水,盆小多浇,盆大(深)少浇;看天气浇水,天晴多浇,天阴少浇,天雨不浇;看植株生长状况浇水,生长旺盛多浇,生长衰弱少浇;看盆景摆放位置浇水,向阳处多浇,偏阴处少浇。总之,浇水忌千篇一律,忌“过勤”。

    榔榆忌大肥,平时要掌握薄肥勤施,忌施“浓肥”,忌施未腐熟的有机肥。每年4~10月为榔榆生长期,可选择晴(阴)天的傍晚,月施稀薄饼肥或“复合肥”液1~2次(梅雨季节和酷暑天不施肥)。在立冬前最好增施一次磷肥——骨粉,以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。施肥应掌握老树桩少施肥,壮健桩多施肥;定型桩少施肥,培养桩多施肥;生长旺盛桩多施肥,生长衰弱桩少施肥。休眠期不施肥。总之,忌施“浓肥”,防止“肥害”。

    5、解决好盆土与翻盆问题

    榔榆耐痔薄,对土壤要求不严。自制盆土,一般可取普通田土(山泥或塘泥)、淡水砂(粗砂)各40 % ,煤炭渣(杀菌透气)或锯木糠(疏松)20%,再加些干燥家禽粪便或复合肥,混拌而成培养土。在使用时间培养土喷水搅拌(捏可成球,落地能散),填盖榔榆根部并压实,待2~3天再浇“定根水”,以免根部伤口“遇水跑浆”而危及成活。

    榔榆生命力强,生长快,因此,每隔2年左右应翻盆一次,时间最好选择春季萌芽前。翻盆时要剪除烂根、枯根和部分老根、徒长根,剔除1/3~1/2宿土,填入肥沃、疏松、排水性良好的新培养土。

    6、解决好病虫害的防治问题

    常见榔榆盆景虫害有:蚜虫、红蜘蛛、榆蝠蛤等,可用30%杀虫王乳油的2000倍液喷杀,效果甚好。“钻心虫”(天牛)的幼虫潜伏蛀孔内,先用铁丝插入洞内将其刺死,再用棉球浸湿马拉硫磷塞住洞孔,外涂黄泥。对已成形的天牛,可人工捕杀。若发现根腐病(表现为叶片脱落,枝条枯死)时,应及时翻盆换土,剪除烧毁已腐败的根须和枝条,涂上1000倍液多菌灵,待药液干后再上盆。

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,由花百科花卉网整理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,上传只是为了与读者分享阅读。

Copyright © 2020 Hbkn.net All right reserved. 花百科

备案号:晋ICP备19002350号-1 |

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爱好者及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立即处理。